洛阳石化公司炼油调整项目中间交接仪式举行

 新闻资讯     |      2020-06-15

5月30日,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炼油调整项目中间交接仪式举行,260万吨/年渣油加氢等4套新建装置顺利中交,转入试生产阶段,按计划将于今年8月投产。


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增强企业对加工原油的适应能力,具备加工高含硫原油条件,实现从“吃细粮”到“吃粗粮”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装置配套能力,将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1000万吨/年,并实现“吃干榨净”“滴油淘金”的目标。


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45亿元,是河南省与中国石化合作推进的建设项目,既是中国石化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河南省、洛阳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可研报告于2017年7月14日获得中国石化批复,7月22日启动建设。项目在洛阳石化现有800万吨/年炼油装置的基础上,采用“渣油加氢+加氢裂化”工艺路线,通过新建和改造部分装置,形成1000万吨/年的加工能力,实现装置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油品质量升级。


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由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两大部分组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新建项目有260万吨/年渣油加氢、120万吨/年连续重整联合(含8万标立米/时氢提浓)、45万吨/年芳烃抽提、12万吨/年乙苯、10万吨/年硫黄回收等装置,改造项目为常减压蒸馏、蜡油加氢等装置改造,同时实施盐污水处理场、中心控制室、航煤储罐等配套工程。


新建10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已于5月15日中交,此次中交的新建2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4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和8万立方米/时氢提浓装置,是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的核心内容,于2019年1月11日开始土建施工,7月19日转入安装施工,历时17个月建设完成。此次中交代表着项目主体工程建成中交,是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所有新建装置采用是中国石化的自有技术,所有改造项目应用了中国石化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实施炼油结构调整项目,能够实现工艺路线和产品结构的同步优化,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标准。


如何将石油加工中劣质的渣油“吃干榨净”,做到资源充分利用,是当前行业的一大重点课题。“渣油加氢”是当前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技术。目前,国际上拥有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法国和中国。推进渣油加氢成套技术工业应用,成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新建2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由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和总承包,采用的是中国石化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该装置的核心设备渣油加氢反应器,由于反应温度接近400℃,反应压力达到18.4MPa,单台设备壳体最大直径达到5.6米,壁厚更是达到310毫米,5台反应器总重量超过4000吨,体现了国内最高设备设计及制造水平。


炼油结构调整项目除新建和改造装置外,还实施了多个配套项目。洛阳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一期)已经建成,即将投用,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推进,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中交;总投资49.39亿元的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总投资8亿元的洛阳石化-新郑机场航煤管道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外部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原油资源获取能力,降低原油成本和运输成本,改善外部运营条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将于今年8月投用。届时,洛阳石化产品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将得到提升,预计年产汽油280万吨、航空煤油180万吨、柴油230万吨,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VI标准,各项环保指标更加先进,在装置复杂系数增加的情况下,用能情况更为合理,能源、环保等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转载自中国泵行业网